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有限公司
文学园地
珍惜粮食 以俭养德
日期:2020-09-09    来源 : 自创     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浙江农林大学的学校食堂对于就餐光盘的师生免费赠送水果;河北广平县的机关食堂实行“光盘积分制”,累计5次用餐做到“光盘”就能收到食堂赠送的小礼物;上海耶里夏丽西北菜餐厅推出半份菜、小份菜、迷你版套餐,鼓励客人打包,引导顾客合理点餐,自觉避免浪费……全国各地持续推进“光盘行动”,企事业单位、餐饮行业、学校社区等积极响应,将珍惜粮食、反对餐饮浪费落到实处。

       “勤勤俭俭粮满仓,大手大脚仓底光。”我国作为产粮大国,粮食生产连续4年稳定在6.5亿吨以上水平,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左右,以占世界8%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%的人口,某些自媒体所谓的“粮食危机”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。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,我国人均耕地不足,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,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单靠我们7亿农民朋友的辛勤付出、精耕细作。我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产粮国,但也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。世界局势风云变幻,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“吃”永远都是头等大事,家里有粮,心里不慌。我们对于粮食安全问题应始终保持危机意识,仓廪足也要居安思危。

       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近年来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、令人痛心: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,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。节约粮食本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德,也是家家户户的传统。以前收割稻子后,大人们会带着孩子去捡拾掉在田里的稻穗;吃饭时如果有饭粒掉在桌子上,大人们会让我们捡起来吃掉。我们从小就知道粮食的珍贵,明白“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”的辛苦,牢记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的箴言,可却在不愁温饱的今天忘记了粮食的可贵,觉得珍惜粮食不再是一种必须,浪费粮食反而成为了随处可见、甚至司空见惯的事情:一些人习惯了奢侈浪费,饭菜稍不可口便全部倒掉;一些人喜欢攀比炫富,觉得“光盘”显得“寒酸”,“剩宴”才是“盛宴”;一些网络平台主播为了博取眼球、吸引流量,挑战超常食量,甚至不惜假吃、催吐,完全是糟蹋粮食的行为。殊不知,节约粮食永不过时,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难以毕其功于一役,必须常抓不懈,久久为功。

       “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;取之无度,用之不节,则常不足。”也许我们一直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,浪费这一点点粮食不算什么,然而事实是:我国人口已超过14亿,每年净增长数量超过500万人;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.35亩,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%;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减,我国国产粮食不但供不应求,而且缺口相当大,每年都需要进口上亿吨的粮食供给。节约粮食看起来只是个人的小事,但乘以14亿人口,就是关系国家的大事。耕地面积有限,粮食总产量有限,人人都浪费,就会动摇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;人人都节约,就是在增地、增产、增收。珍惜粮食能够让我们“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,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成为一种新时尚,勤俭节约、珍惜粮食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。珍惜粮食是尊重劳动的体现,也是勤俭持家的好习惯,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。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荣至今的宝贵品质。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,我们仍需将这一美德继续传承。

       “米粒虽小,尤见礼义廉耻;节俭事微,可助兴国安邦。”要让珍惜粮食成为人人自觉的行动,切实培养节约习惯,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、节约光荣的氛围,每个人都成为节约粮食的坚定践行者,人人从自身做起,在家吃饭合理定量,坚持“光盘”;在外吃饭不讲排场,合理点菜,养成剩菜打包的习惯,不让盛宴变“剩”宴,造成舌尖上的浪费,以餐桌文明带动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,涵养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,拥抱更美好的明天。